五、施工资格及用地取得资格(接前文)(第3/13页)
“那月球上的电池板能做到自净吗?角度大于八十度,附着在上面的月壤有没有可能自然脱落?”
没有人能当场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们又咨询了月球·行星研究所等全美的研究机构。
最终,位于克利夫兰的NASA路易斯研究中心和纽约的格拉曼公司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从月面扬起并附着在电池板上的月壤因为粒子间的摩擦导致带电。由于真空环境下无法放电,月壤可能会带着静电一直附着在上面。”拥有高达三十七米的全世界最大真空实验室的研究中心人员如是说道,研究中心在航天器的真空暴露实验方面经验丰富。
“月壤是类似小麦粉的细微粒子,别期待它们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下依靠自重下落。以前,阿波罗宇航员没有办法防止月壤吸附在宇航服的O型环上,驻留月球期间又不能脱下宇航服。乘坐着陆船飞离月球之后,还不能将灰尘带入司令船。总之,费了很大的劲。除非宇航员用手敲击电池板背面,否则无法除去月壤。”设计制造阿波罗计划登月船的格拉曼公司如此表示。
对于操控月球车在月壤表面行驶的卡罗琳等人来说,这些情况其实他们都懂。不过,他们还是怀着渺茫的希望前来咨询。目前看来,寄望于电池板自我清洁已被完全否定。
“看来,一般的方法行不通啊……”
卡罗琳紧咬双唇,内心虽然焦躁但却没有绝望。依照格拉曼公司所说,只要有人在现场,就能设法除去污染物。自由女神岛计划当然包含载人阶段,只要等到那时,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把问题解决。计划虽然会延迟,但不会中止。
但是,现阶段的问题还是希望能在现阶段解决。只要是参与宇宙开发的人,都非常了解先人们如何绞尽脑汁反复钻研,以使远在天外并且濒临解体的人造卫星和探测器死而复生。A方法行不通,就用B;B方法不行就用C;即使C方法还不行,是否还有其他途径?不到最后不放弃,拼尽全力不断思考,才是“太空英雄”。美国是这种英雄品质的创造者,而NASA则是它的正统继承者。卡罗琳一直祈望自己也能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现在她认为自己做到了。
卡罗琳在电话上与无人机械支援室及JPL的人来了一次头脑风暴。各种点子层出不穷,但总是一提出来就被否决了。让铺展电池板的小型月球车摇动电池板——月球车没有旋转及小幅加减速功能,所以不可能;搬运月球车试试看——力量太强,反倒可能推倒电池板,况且它还未装配检测电池板的传感器,所以不可能;将着陆机整个搬运过去,用仅剩的一点推进剂启动逆向喷射引擎充当鼓风机——周边无大气卷入,无法产生预期的风压,而且,喷射距离太近还可能破坏电池板,所以不可能;往电池板输送周期电流,通过焦耳热产生的膨胀以及辐射冷却带来的收缩,使电池板表面伸缩——如果电池板遇上过电流,电线可能会烧断,而且现在根本没有电力,所以也不可能。
“这不可能,那不可能,你们还算是世界第一的NASA员工吗?”
卡罗琳终于忍不住发飙。电话会议顿时陷入沉默。
打破沉默的是兰巴赫。
“卡罗,办法倒是有一个,而且非常简单。想必大家都已经想到了。”
“简单的办法?如果真有这种办法的话,大家为什么掖着不说?”
“因为我们是NASA人,想用NASA的力量解决问题,而那个办法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
“……那群人啊。”
卡罗琳嘀咕了一句:“日本人对吧?你是说让第六大陆的机械帮忙?”
“没错。他们的多功能建机可以在不推倒电池板的情况下摇动电池板。”兰巴赫平静地说道。
“让系统完全不同的机械合作行动非常困难。之前和平号空间站和旧式航天飞机试图进行简单的对接,就因为欠缺引导系统,一度遭遇挫折。更何况这次没有人类直接参与,完全由机械进行作业,情况更为棘手。但如果双方能互相提供数据,倒也不是不可能。另外,我还从约翰逊航天中心了解到,我们的航天飞机曾经援助过一次日本的宇宙飞船。只要搬出这件事——”
“算了吧。感觉像昨天请别人吃饭,今天突然去找别人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