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输机械的开发和设施的特性(第14/19页)

妙看着设计图,肩膀像是抽搐般颤抖了一下。

“第二阶段的关键是现场要向地球进行频繁反馈。目前还没有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如此大规模工程的先例,无论发生什么都不稀奇。关键是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要立即向地球报告,灵活地传达给制作中的机材。施工规定和安全条例也要在该阶段制定。综上所述,六年后到八年后的这两年会是最困难的阶段。”

第二栏的横条底下是第三栏的横条“八年后——二〇三三年以前”。

“混凝土制的居住区完成之后便进入第三阶段。进入该阶段意味着当地的建造机材已筹备齐全,施工程序已经标准化。之后,机材的运送会暂时告一段落,现场施工会成为主要工作。增设居住区,增派人员,增加其他用途的区划,进行内部装潢。另外,从这个时期开始,除了御鸟羽综建,伊甸会社的工作人员也会进入现场。此外,还有其他的人也……”

解说一直行云流水的参堂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停住了,过了一会儿才继续开口。

“第三阶段持续到二〇三五年。御鸟羽综建计划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十年时间建成月球基地。”

现场一片“呼”的叹气声。走也意识到自己紧握的双拳正不住地在颤抖。听到具体的计划后,现实感瞬间大增,所以身体兴奋得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参堂淡然地接着说道:“好了,上述工程必需的物资清单也基本上念完了。为了保证所有工程顺利进行的必要物资,资材、机材、燃料、食物、水、人员等等合计大约是一百八十九吨。算上一些意外的变动,大概两百吨。这就是御鸟羽综建算出来的需要运到月球的物资重量。”

“原来如此……果然是两百吨啊。”

“没错。”

参堂略带不安地点点头。

“要把两百吨的物资卸到月面上,那就需要将更多的机材运送到绕月轨道。另外,还需要飞船将轮替人员送回地球。这样那样的费用再加上机材的开发制造费,大约就是一兆两千亿日元……”

大家不可思议地歪着脑袋。

“伊甸会社的二位应该已经知道将费用压缩到两百分之一的魔法了吧?”

“是的,我亲自确认过了。”

玲花一副“终于轮到我出场了”的样子探出身子回答道。

“可以解决。天龙银河运输会社正在进行一项划时代的新型火箭研发计划。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只用几支火箭就可以运送完所有物资。”

“几支的话估计不行。”

走也泼了一把冷水。

“首先,将十年间开发所需的机材集中在几支火箭发送不太现实,而且风险也很大。应该选择体积小一点但更便宜的火箭分几十次发射。”

“呃……也对。”

参堂饶有兴致地看着二人,笑着点点头。

“无论如何,现在已经看见光明了。太好了,我们总算没有白忙活。”

说完,参堂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研究室的惨状。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设计出前所未闻的建筑,已经榨干了技术开发部成员的精力和体力。文献、地图、文印资料等等像暴风雨过后一般散落一地。里边的一张桌子底下,一位职员正在睡袋里酣睡。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听讲的岩城部长发话了。

“参堂,我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刚才说,基地建成时,还会有其他人去基地,对吧?”

“嗯,是的。”

“你有听说那些人是谁吗?”

听完岩城的话,参堂有点不知所措地皱起眉头。,

“应该是……访客吧。实际上,伊甸会社的要求中,还包括建造几个大厅、食堂以及镶玻璃的奇怪房间。很显然,应该是给宾客用的设施……”

话还没说完,参堂就注意到玲花的眼神,于是轻轻地清了一下嗓子。

“当然,我并不打算多事去打听这些人的身份。只不过,建造这么大规模的设施是作何用处至今都不清楚,确实不利于开展工作。”

“参堂伯伯。”

听到妙喊自己,老人把脸转过来,连声说“是”。就在御鸟羽综建的每一个人都以为妙要回答问题时,没想到她说的话和问题没有一点关系。

“选择基地地点时,我想拜托您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