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颜色(第4/30页)

就比如这一次的歌手大赛,赞助事宜就迟迟无法敲定,眼看着初赛临近,最大的一笔款项还完全没有着落。

这次的预算实在有些太高,尽管我们催促文艺部一减再减,然而对很多公司来说仍然像是狮子大开口。有一两家大企业表示了兴趣,然而这兴趣却更令我们为难,谁都知道,要求越高,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

“好,李先生,我一定帮您请示一下。”这是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但凡公司赞助,一定是期望在校园里做最大规模的宣传,然而学校却在这方面规定甚为严格,不允许促销,不允许产品展卖,广告也大受控制。这些铁规矩不能一上来就说明,英明神武的谭飞部长早就教导过我们,对商家的要求一定先承诺向上请示,两天后再说明肯定不行。

“实在抱歉,李先生,团委老师没有批下来,因为学校最近正在控制校园商业活动,不允许任何现金交易。其实我们也知道您的促销对学生有好处,但这事我们真的做不了主……”

每次都只能这样变通着跟两边打交道,学校和商家的立场都很明确,然而赞助又不能不拉,文艺部和宣传部一天一个电话等着我们经费到账,于是我们就像是夹在婆媳中间的儿子,左右为难。

“学校说了,只能送,不能卖。嗯,对,我们也知道给每人赠送成本太高了,所以您听我说,李先生,您看咱们能不能改成现场抽奖呀?把您的产品作为特等奖,这样既宣传了公司,又替您节省了成本。”

像这样的来回交涉是稀松平常,能够跟我们交涉,已经是很给面子的公司了。

“办法总是有的。”谭飞常常说。

的确,谭飞常常能在关键时候想出一些办法,但是这一次,我却不知道换了是他能有什么解决之道。

首先,这次的公司老总希望能在我们的晚会现场讲几句话,而这种情况是一概不能批准的;另外,更困难的是,他们坚持要在晚会的舞台背景上添加他们产品的大型广告,随便谁拿胳膊肘都能想到,这个主意不仅校方不会同意,而且大赛组委会更会反对,美术学院设计的艺术背景,要是添上这么一幅大广告,效果就全毁了。

“告诉你个好消息,”一直跟我谈判的李先生突然喜气洋洋地说,“下星期我们老总要亲自来跟你们谈,总公司那边今年开拓校园市场,所以特别重视你们这个活动呢。”

看到我没什么反应,他又加上一句:“你们有福气了,我们老总平时可忙呢。”

我于是表示了感激,但心里却暗暗叫苦。这是到目前为止最有希望的一家公司,如果这次谈判再失败了,那今年的赛程启动可能就有问题了。“你们快点,场馆得去预订了”,“我们准备联系音响公司了”,“海报小样都出来了,你们把钱尽快送到印刷厂吧”,“签合同了吗?我得向校领导汇报了”,催促接连不断,我只好拨通谭飞的电话。

“没关系,会有办法的。”谭飞依旧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我和他们老总谈吧。”

有时候,做领导就需要有点硬充大头的气质,我不知道谭飞究竟有几分把握,但还是觉得放心些了。

三天后,我跟着谭飞坐在办公室的小茶几旁,另一侧的男人气宇轩昂。

“你们年轻人呀,现在就得学会放开思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比如说在学校里办促销这件事吧,你们不干就太没道理啦……”

谭飞微笑着打断他道:“对,您说的是。不过这方面学校有严格规定。”

“我知道。”他摇摇头,“我知道。不过年轻人脑子就应该活一些,学校有规定就不能想一些办法了?你们以后是要走入社会的,现在就得好好学学啦。”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谭飞依旧笑着,点头道:“不过现在还是来看一下这次晚会现场的合作细节吧。我个人认为,您在现场发表演讲不太恰当。”

男人哼了一声:“怎么,我不够资格?”

“不是,当然不是。只不过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彰显您形象的方式。您难道不觉得一场音乐会中有人发表讲话会显得很突兀吗?不如这样,我们编辑一段您个人或公司的录像资料,再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晚会开始时播放,您看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