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9/13页)
今日,舞台剧院空空荡荡的,圣诞灯全都暗着。我继续往前跑,从一间屋子到另一间屋子,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让学徒、工人、每家人都去集合起来,最后,我在喷泉边和贝提克碰头,两人一起来到音乐大厅,加入了众人的行列。
音乐厅非常大,有一个宽阔的舞台,还有六排软座椅,每排各有十六张椅子。墙壁由两种材质构成:一种是涂成切罗基红(老建筑师最喜欢的颜色)的红杉木,另一种是普通的厚沙岩。铺着红毯的舞台上没多少东西,只有一台大钢琴以及几棵盆栽。头顶拼成格状的木头和钢铁横梁上,按惯例覆盖着白帆布。伊妮娅曾经告诉过我,原来的赖特先生死后,帆布就被塑料取代,因为每隔几年,帆布就得替换一次,如果用塑料,就可以减少替换用的费用。但当这位赖特先生回来后,塑料又被撕掉,主制图室上的玻璃也一样被掀掉,重新覆盖上白帆布,这样一来,纯净无瑕的阳光又取得了统治地位。
我和贝提克站在音乐厅后面,喋喋不休的学徒和其他工人依次就座,有几名建筑工人站在过道上,还有几个站在后面,待在我和贝提克身边,似乎担心会把泥巴和尘土带到亮丽的地毯和家具上,把它们弄脏。伊妮娅掀开一侧的门帘,走了进来,跳上舞台。兀然间,台下的私语声全都停止了。
赖特先生建的这间音乐厅音效非常棒,伊妮娅并不需要大声说话就能让每一个人听见她的声音。她轻声说道:“多谢大家能聚在这里。我想,咱们得谈一谈。”
杰弗·彼得斯——一名年老的学徒,马上从第五排站起身。“伊妮娅,你不见了好几天,又到沙漠中去了。”
女孩站在舞台上,点点头。
“你和狮虎熊谈过话了?”
台下,没有人发出笑声。彼得斯极为严肃地问出了这个问题,九十名听众也同样严肃地等待着她的回答。我必须这么解释一下。
一切都得从头说起,两个世纪前,马丁·塞利纳斯写下了《诗篇》,讲述了海伯利安朝圣者、伯劳以及人类和技术内核之间的战争,故事解释了早期的赛伯空间网如何进化成了全球性的数据网。到了霸主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内核用秘密的远距传输和超光技术,将几百个数据网织成了一个秘密的星际信息媒介,称之为万方网。但是,据《诗篇》所说,伊妮娅的父亲,名叫约翰·济慈的赛伯人,在赛伯体死后,以数据人格的形式,来到了万方网的内核所在地,并发现天外有天,竟然还有一个更大的数据平面媒介,或许比我们的银河还要大,就连内核的人工智能也不敢探索,因为里面全是“狮虎熊”——这是名叫云门的人工智能的原话。我们只知道,这些神秘人,或是智能生物,或是神,就是一千年前在内核之前先一步劫持地球的幕后操纵者,还把它转移到了这儿。狮虎熊,是我们星球的邪灵守护者。团队中没人见过这些实体,没人跟他们说过话,没人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们的存在。没人,除了伊妮娅。
“不,”站在舞台上的孩子说道,“我没有跟他们谈过话。”她低下头,似乎有点窘迫。她总是不太情愿讲这个话题。“但是,我想我听见了他们的话。”
“他们在跟你说?”杰弗·彼得斯说,音乐厅一片安静。
“不,”伊妮娅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听见了他们的话。就好像是透过宿舍的墙壁,偷听到了别人的谈话。”
台下发出几丝笑声。团队建筑的厚石墙中,宿舍区的是最薄的。
“好吧,”第一排的贝兹·金博说道,她是我们这儿的主厨,一个块头很大、通情达理的女人,“告诉我们,他们说了些什么。”
伊妮娅走到红毯舞台的边缘,望着一个个长者和同事。“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件事,”她轻轻说,“印第安集市不会再提供粮食和物品了。它没了。”
听到这句话,整个音乐厅顿时炸开了锅,像是伊妮娅扔下了一颗炸弹。当嘈杂的说话声慢慢平息下来的时候,一个魁梧的建筑工人,名字叫胡桑,在吵闹声中喊道。“你说它没了,是什么意思?我们以后去哪儿换粮食?”
大家的恐慌不是毫无缘由的。二十世纪的时候,在赖特先生那个年代,他的团队沙漠营地坐落在一个叫凤凰城的城镇附近,约有五十公里的路程。在沙漠营地那会儿,和威斯康星塔列森所处的大萧条年代不太一样,在后者那个时候,学徒们一边帮赖特先生进行施工计划,一边在肥沃的土壤中种植庄稼,但是到了沙漠后,就没办法再种了。所以,他们得驾车到凤凰城,要么以物换物,要么使用硬币或纸币,来获取基本物资。一直以来,老建筑师都依赖赞助人的慷慨解囊,他们借钱给他,却从不要求偿还,众人也因此活过了一月又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