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2/3页)
姜易回答的是:“三千大道,哪一道最适合我,我便修行哪一道。”
白洛溪看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姜易所修之道,可能不太是清修之道。姜易这个回答,不就跟她之前第一次在问道墙面前所顿悟的想法一样吗?
三千大道,姜易修的也是“我”道。
只是他性情清冷,才让外界之人误以为他是走清修一道,看淡红尘世事,是高高在上的九重天尊者而已。
这样一想,姜易的想法和白洛溪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三千大道,我想怎么修就怎么修。
别人所认为的破道,或者是走火入魔,在他们眼中,不过都是他们自己的道而已。
“我”道,最洒脱,最随性。
换句话说,姜易和白洛溪所修的,不就是天道吗?
姜易的记忆依旧在她意识里流走着,继续往前,姜易前两千年的记忆中,除了修炼之外,再无其他有趣的事情。
之后,姜易突破离合境界,定居九重天上,直到遇见白洛溪。
怎么说呢,无论是在姜易的记忆里,还是在《天道少主不正经》这本书中,那个白洛溪的性格其实跟她自己的性格是有些不同的。
那个白洛溪骄傲,却又不自大,既有对于修炼一往无前的自信,又善解人意懂人心。在她身上,同样有着那种令人一见就心悦折服的气质。
身为白家少主,她有担当,一力承担起白氏一族的兴盛。
至少,那时候的白家上下,对于那个白洛溪是心悦诚服的。
身为天玄宗弟子,她在天玄宗危难之时,敢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赢得了天玄宗上下的一致赞同。
身为修仙界中的一分子,异荒兽一族作乱修仙界,也是她以心血之力封印了异荒兽一族。
在姜易的记忆里,他看着那个白洛溪一路修炼而来,无论是性情,还是做事风格,都极符合他的认知。
说是知己也行,就连后来那个白洛溪主动勾搭、主动提及自己的心意,姜易开始从视为知己的状态开始逐渐转变为了“她想同我结为道侣”、“原来这种感觉是心动、情动、喜欢的感觉啊”、“我好像也有这样的感觉了”。
那个白洛溪邀请姜易走下九重天,去体验世俗尘事,历练红尘,这时候,姜易其实已经开始转变自己的心态了。
他开始思考两人之间最终的状态,该是知己?还是更为亲密的道侣关系?
从情之初起,到情有独钟,这个过程,姜易花了两百年的时间。
他自红尘世俗中走了一遭,这两百年,也足够让天赋异禀的白洛溪从化神到离合境界。
之后,异荒兽突破封印,姜易回了九重天,探查封印的问题,修补封印。
而那个白洛溪则是选择继续在修仙界中历练,她一边历练,一边同那些作乱修仙界的异荒兽厮杀。
姜易的这一段记忆,在《天道少主不正经》中,称为是“修仙界之乱”。
这段时间,两人没再见过面,各自忙于各自的事情。
白洛溪记得在闻人海棠的大纲设定中,在“修仙界之乱”这一段剧情点的旁边,写了个感情缓和期。
姜易和那个白洛溪再次见面,是在异荒战场上,经过了这一段感情缓和期之后,两人之间的契合度更高。
最后,是姜易先提及的。
“我心悦你。”
姜易只说了一句话。
白洛溪看着姜易记忆中的这一段时,心里忽然一颤。她曾从《天道少主不正经》这本书中,窥见过那个白洛溪面对这个场景时的心情。
书中这样写道:【白洛溪听见姜易这话时,先是怔了下,随之而来的是欢喜瞬间涌上了心头,唇角止不住上扬。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大概就和她一夜之间从炼气境界飞升至大乘境界一般,那种喜悦无法言语。】
而现在,白洛溪从姜易的记忆中体验到当时这个场景的另一位主人公的心情。
欢喜欢喜欢喜喜喜喜喜喜喜……很多个欢喜都无法表达的那种欢喜。
嗯,就像两个小孩儿,在相互比较自己内心的欢喜到底值多少个字一样。
再之后的记忆就是,两人结为道侣,那个白洛溪转修无情道,并飞升上界而去,姜易卡在这个心结上,没办法走出来。
白洛溪看完了姜易的记忆,有些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