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侦探与侦探的父亲(第5/5页)
“别担心,博特勒先生。”一个声音说,“宣传永远是好事。”
伊斯多吃了一惊。他抬起头,发现有个女人坐到了自己对面,却没在隔弗罗上激起哪怕半点儿涟漪。她拥有精心设计的身体,高挑、年轻,脸很美,是用心打造的非同一般的美:短发、强壮的宽鼻梁、饱满的嘴唇和弯弯的眉毛。她一身白色,改头换面的高档革命军装外面套了件赞西外套,耳垂上有两粒小珠宝向他眨眼。
她将两只纤巧的手放在报纸上,修长的手指像猫的后背一般拱起。
“出名是什么感觉,博特勒先生?”
“抱歉,我不曾有幸——”他再次提出隔弗罗请求,至少要知道对方的名字——他甚至不确定对方是否应该知道自己的名字,或者看见自己的脸。可她周围仿佛有一圈坚实的隐私墙,一面单面镜。
她挥挥手,“这不是社交性拜访,博特勒先生。只管回答我的问题。”
伊斯多看着对方的手,它们就放在报纸的黑白照片上。他能从她指缝里看见自己迷离的双眼。
“跟你有什么关系?”
“想不想破个大案子,赢得真正的名声?”她的笑容多少带着点儿孩子气,“我的雇主已经观察你好一段日子了。他从不会错过一个天才。”
伊斯多的头脑已经不再昏昏沉沉,他开始推理、查询外记忆。对方举止从容,说明她身为尊者已经很长时间——或许已经太久,不该显得这样年轻。说话间略带一丝不易察觉的缓行镇口音,不过掩饰得很好。或者说掩饰得恰到好处,让他能够察觉。
“你是谁?”
她将报纸对折起来。“如果你接受我们的提议,你就会知道。”报纸递到他面前,同时还有一小段共同记忆,“祝你愉快,博特勒先生。”她缓缓起身,又朝他露出那种孩子气的微笑。她离开了,化作人群中的一团隔弗罗模糊效果。
伊斯多打开共同记忆,有什么东西瞬间跃入他的意识层,仿佛一段老是想不起来的回忆。地点、时间,还有一个名字。
赌王若昂。
指火星岁数。
M.C.埃舍尔(1898-1972),荷兰版画家,将数学概念大量运用于绘画中。
日本京都的故称,在公元794年至1868年间为日本首都。后文的大内里是平安京内的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