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升(第4/26页)

淮南王捋着颏下清须,道:“呵呵,那你可难住寡人了。修道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道者,幽冥玄妙,存乎一心,千万人未必有一二得之者。自三皇五帝以来,帝王一共才多少人?而为帝王者,五音充耳,五色寓目,以致感知麻木,比常人更不容易接近道之本源,能有一个黄帝成功,已经是罕有的机遇了。足下难道非要异人遍地、神仙塞衢,才肯相信世上真的有得道成仙的事吗?”

两人向淮南王告辞时,淮南王似笑非笑地道:“有意思,你们今天聊的事,和陛下这段时间召见我问的,几乎一模一样。莫非以骨鲠敢谏闻名的右内史和不信鬼神只信刑律的廷尉,也想走燕齐方士的路子了?”

张汤与汲黯互视一眼,张汤道:“敢问大王,除了这些,陛下还问过其他什么事吗?”

淮南王想了想,道:“陛下问我,黄帝飞升之事,除了直接的记载,可有其他旁证?”

张汤道:“那大王认为有吗?”

淮南王摇摇头道:“寡人暂时想不起来。陛下的疑心病真重,不过,确实比你们问得更高明。一个传说,如果只有单一的直接记录,未必可靠,但若能在与此无关的史事中找到旁证,那倒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张汤道:“淮南王的话,你信吗?”

汲黯低着头想了想,道:“黄帝升遐之事,确实传得很广,我想,总不会是完全无中生有出来的吧?”

张汤嗤笑道:“那你相信龙须草真是那几根龙髯变的?”

汲黯摇摇头,道:“人性多喜添油加醋,许多传说,最早都有一个真实的核,我们不能拿那些后世附加的夸张细节来否定最初的真实。”

张汤道:“那你说,黄帝之事,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汲黯道:“我不清楚。不过我刚刚想起,据传黄帝乘龙上天时,在昆台之上留下了冠、剑、佩、舄。怎么这么巧,这次陛下留下的也是……”

张汤一怔,沉思片刻,道:“我不知道陛下请来的到底是神是鬼,但我知道,有些人是会玩役使鬼神的把戏的。”

汲黯道:“谁?”

张汤没有回答,顿了一会儿,道:“也许我能用一个饵把这人钓出来。”

冯太平迷迷糊糊睡醒的时候,已是天光大亮,只不过他看不见。

这间牢房没有窗户,从他进来到现在,都没见过阳光。他不知道时间,只是从狱卒换班的次数估计,自己进来已经有十多天了。

身上的伤口还火烧火燎般地疼,当然,比前几天好多了。冯太平叹了口气,偏过头继续趴在散发着霉味的草席上,努力思考着出去后该到哪里混口饭吃,以便将注意力从身上的疼痛转移开去。

“哗啷啷”一阵响,牢门打开,一群人一拥而入。两名狱卒先冲到他身边,一左一右把他从地上提了起来。冯太平身上的伤被牵扯得一疼,“啊”的一声,道:“你们干什……”

身后有人一脚踹向他膝弯,冯太平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身后那人又一把抓住冯太平的头发,往下一扯,冯太平的面孔随之仰起。

这时,冯太平便看见了两个衣饰华贵、显然是高官模样的人。

张汤道:“右内史看怎么样?”

汲黯看着冯太平的脸:这是一个憔悴的三十来岁的男人,凤目,剑眉,直鼻,薄唇,脸色苍白,几绺散乱的头发落在面前,掩不住眼神里的恐惧。

慢慢地,汲黯的神情从震惊转为狐疑,缓缓地将目光转向张汤。

“你什么时候开始找人的?”汲黯将张汤拉到一个角落,低声道。

“一个月前。”张汤坦然而平静地道,“安世告诉我,陛下见到真人了,而殿内除了陛下什么人也没有,那时我就想找个饵了——我要是不逮住这个‘真人’,我儿子迟早被这个‘真人’害死。十六天前,我总算找到了这个人。正巧,高矮、肤色、五官一模一样,连声音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