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萧瀛洲出征(第4/10页)

萧菁看着前方那座悬浮在太空中的钢铁堡垒“拉尼亚凯亚”,默默地想:靳灿伯伯没有说错。

“拉尼亚凯亚,整体设计参考向日葵,直径6千米,厚2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太空城市。”骁骁很好地扮演了导游的角色,“生活着数万太空战士。”

“魔力弹球”向着拉尼亚凯亚迅速飞去。越来越近,各种细节丰富起来:电磁轨道炮的炮台,用途不明的塔楼和桁架,各种样式的天线,见缝插针铺设的光电板,停泊大型太空战舰的伸缩式码头……

但码头上空无一物。

怎么回事?萧菁正想问,拉尼亚凯亚骤然缩成一个光点,从视野里消失了。她还没有来得及惊呼,眼前所见,已经是军宣部的直播大厅。

“即将带领太空军远征火星的萧瀛洲总司令是我们的超级大英雄。”骁骁说,“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无比光荣的历史。”

03.

这一次,没有让萧菁选择,直接让她进入旁观模式,以传统的观众身份,观看《萧瀛洲传奇》。对于这种不打招呼就强制执行的行为,她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节目已经开始,她也就没有继续计较了。

节目是由历史上的真实画面,亲历者的描述,后世电脑补充的情节等组成,画外音依然是骁骁那有些小孩子气的音调。一开头,讲了一个历史故事:

2004年6月19日,夏威夷大学的三个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围绕太阳旋转的小行星。经过两晚的观察和对比,他们确认这颗小行星此前没有被人发现过,于是上报国际小行星协会。7月19日,这颗编号为99942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阿波菲斯”。

2004年12月24日,科学家经过计算,陡然发现它极有可能于2029年撞击地球。消息一公布,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毁神星”的绰号不胫而走——“阿波菲斯”是古埃及黑暗、混乱及破坏之神,这名字真是名副其实。尽管距离2029年还有20多年,人们还是无比关切地问,会撞上吗?撞上了又会怎样?

更多的天文观察资源被调集到对毁神星的观察和研究上。

毁神星的直径有350米,看上去不算大,然而,假如它撞上地球,其后果不堪设想。毁神星的轨道与地球的运行轨道相交,所以每隔七年,毁神星就会与地球近距离接触。经过科学家的观察和反复计算,最终断定:在2029年4月,毁神星将会以低得惊人的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比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的高度更低——但它的速度够快,不会与地球相撞。

科学家们还没有来得及鼓掌,新的危机又摆在眼前。因为2029年的近距离接触,地球的引力会改变毁神星的轨道,使它在下一次——也就是2036年——与地球相会时撞上地球。

还好,2013年1月,当毁神星从1400万千米之外的地方擦过地球时,科学家进一步更为细致地观察和反复计算,完全排除了毁神星于2036年4月撞击地球的可能性。

全部地球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然而,2013年2月15日,当地时间9时23分,一颗小行星在从太阳方向穿越地球轨道的时候撞上了地球,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上空20~30千米处爆炸解体。爆炸造成超过1200人受伤,约3000栋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事后追查,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直径只有15米,质量约为7000吨,飞行速度约为18千米/秒,爆炸当量约为47万吨TNT。另外,这次事件造成的主要破坏,并不直接来源于小行星本身,而是小行星爆炸的冲击波到达地面之后引发的灾害。

造成“车里雅宾斯克事件”的小行星太小了,以当时粗糙的天文观测设备根本发现不了它。事实上,当时天文学家已经编制了“潜在威胁天体”目录,直径140米以上,到地球最小距离小于750万千米的天体都在其中,有近1500个,但“车里雅宾斯克事件”的肇事者不在其中。“车里雅宾斯克事件”是近现代最为严重的天体灾难。它使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认识到,想要避免恐龙那样的悲剧命运,就必须比以前更为重视“潜在威胁天体”的观察、跟踪、计算和记录。

因此,名为“地球哨兵”的国际组织迅速建立起来。参与组建的各国共同投入资金,在世界各地和地球轨道上建立各种天文观测设施设备,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太空。更多的计算资源用于计算“潜在威胁天体”的轨道参数,确保它们不会打人类一个措手不及。包括“毁神星”在内的诸多天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