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外壳(第4/14页)

他略为沉吟,平缓地说:

“你要知道,一个智慧生物若处于封闭系统中,很难对自身所处环境作出客观的判断。比如当宇宙飞船达到光速时,时间速率就会降为零,但光速飞船内的乘员感觉不到这个变化,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在正常地吃饭、谈话、睡眠、衰老。再比如,我们说宇宙在膨胀,也能用光线的红移来测出膨胀速率。但这种膨胀只是天体距离的膨胀,天体本身并未膨胀。如果所有天体连同观察者本身也在同步地膨胀,我们能拿什么不变的尺度来确认宇宙的膨胀?绝无可能。”

甘又明笑道:“我信服你的理论,但进入虚拟环境中的人并未完全封闭,至少他们的思维是在虚拟系统之外形成的,自然带着它的惯性。我完全能以这种惯性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环境的真实性,就像刚才用水面的倾斜来判断车辆是否加速。”

斯托恩·吴凝眸看着他,良久才笑道:

“我没有看错你,你的思维确实非常明快,一下子抓到了关键。但请你相信,我们也不是笨蛋。我们已能把被试者的思维取出来,并即时性地反馈到虚拟环境中去。比如说,尽管我们的虚拟系统与全球信息网络相通,可以随时汲取几乎无限的信息,但它肯定不能囊括你的个人记忆:你母亲20年前的容貌啦,你孩提时住的房舍啦,童年时的游戏啦,你对某位女同学的隐秘爱情啦,等等。但是,”他强调道,“凡是你在自己的记忆库中能提取到的东西,立即会天衣无缝地织进虚拟环境中,所以你仍然没有一个可供辨别的基准。”

甘又明微笑不言,对自己的智力仍然充满信心。吴中也不再赘言,简捷地说:

“我的话已经完了,你记着,我们将让你在虚拟世界中跳进跳出,反复进行。何时你确认自己已回到真实世界中,就向我发一个信号。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就会怀揣一万美元回国。”他又加了一句,“不要轻敌,小伙子。呶,已经到站了,下车吧。”

他们在地下甬道里走了一段路,碰到的工作人员都尊敬地向吴中致意,这使甘又明又一次掂出了姐夫在这儿的分量。他们来到一座空旷的大厅,四周是天蓝色的墙壁和屋顶,浑然一体,大厅中央有两把测试椅。这幢大厅不算豪华,但建筑做工十分精致,每一处墙角,每一寸地板,都像象牙雕刻一样光滑严密,毫无瑕疵。吴中拿上一个遥控器,带甘又明来到大厅中间,说:

“先让你对虚拟世界有一个感性认识。让你看看哪种环境呢?”他略为思考,说,“你先看看我们的电脑鱼缸吧。”

他按动电键,大厅中瞬时间充满清澈的海水,波光潋滟,珊瑚礁壁立千尺,有的成伞状,有的成蘑菇状。一只1米长的蛤蜊垂直嵌在珊瑚里,半露的身体犹如彩色的丝绒。还有彩色的螯虾、五条手臂的星鱼、漂亮的石斑鱼。突然前边冒出一只巨大的八足章鱼,它的小眼睛阴森地盯着前边,行动诡秘地缓缓爬过来。甘又明本能地蜷起身子,但章鱼熟视无睹,缓缓从他的身体中穿过,消失在幽蓝的深海中。甘又明喘口气,笑问:

“激光全息仿真技术?确实可以乱真。”

吴中点点头,按一下快进,眼前又立刻变成深海海底景色。火山口冒着浓烟,就像地狱中的烟囱。两米长的蠕虫在海水里轻轻摇动着,管端血红色的羽状触手缓慢地开合。熔岩上铺着一层细菌,犹如白色的地毯。一只奇形怪状的细菌蟹贪婪地一路吃过去,有时还去啃食蠕虫的肉质触手。这是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底依靠硫化氢为生的太古生物群。甘又明看呆了,虽然他明知这是个虚拟世界,但似乎能感受到那深海海水的阴冷和重压。

忽然幻觉消失了,在一刹那间消失得干干净净。甘又明一时跳不出视觉的惯性,呆愣愣地立在那儿。斯托恩·吴淡淡地说:

“这只是虚拟技术的开场锣鼓。下面我要为你套上所谓的外壳,使你与虚拟环境融为一体。跟我走。”

他们走进大厅旁的一间屋子。甘又明第一眼就看到一个光脑袋的女性人体模型,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它周围忙着。看见他们进来,那个人体模型竟然扭过头来——原来是一个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