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凶杀?(第14/23页)

对,就这样,明天一早就去找他。

第二天早上,宋晴起床做早饭,许剑仍躺在床上。忽然听见前楼有哧拉哧拉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里,这个声音传得很远。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悟出,这是清垃圾的铁锨擦地声呀。赶紧到阳台上往下看,实在巧,老吕头已经来了,正在前楼的第一个楼道清垃圾。他想老吕头可真是我的及时雨啊,竟有这么巧的事。细想也不稀奇,垃圾是每周清一次,所以今天他碰上老吕头的可能性不小于七分之一。他穿上运动服,做好准备,从窗户里盯着老吕。老吕头清扫完了第一个垃圾箱,来到二单元,到楼洞内拿钥匙,开垃圾门(特车厂的垃圾箱平时都锁着,钥匙挂在楼道里),他瞅准时机飞快跑下去。等他跑到前楼的二单元,老吕头刚开始装垃圾。

他说:“老吕头,来得早啊。”

老吕说:“不早,这几天天热,趁早上凉快干活。许医生,你跑步啊。”

“你来得正巧,我昨晚倒垃圾可能把一个信封也倒掉了,里边有几十块钱呢。”

老吕疑惑地说:“许医生住这儿?我记错了,还以为你是住对面那幢楼。”

许剑吃一惊,没想到老吕记得自己的地址,在他的印象中,从没有和老吕在新家附近照过面,家里送他旧衣服都是带到医院再送他。不过许剑知道,大凡不识字的人,在这方面的记忆力是惊人的,也许他偶尔撞见过许剑或者是宋晴,就记住了。

事到如今,许剑只有硬挺。各栋家属楼都一模一样,想来老吕头不可能记得太准。许剑说你记错了,我就住在这儿。

老吕说:“那好办,我帮你找,你也盯着。”

他一锨锨把垃圾铲出来,仔细翻检后倒垃圾车里,许剑不错眼珠地盯着,一边用余光扫着楼洞。这会儿他很怕二楼的刘师傅下来撞见,依她福尔摩斯式的敏感,她有可能把两件事(小曼的倒垃圾和许剑检查垃圾箱)联系起来的。还好,她一直没有露面。另有两位住户下来散步,许剑主动打了招呼,说我正和老吕头聊天呢,这位老吕头说话真风趣。

一箱垃圾很快清完,没有任何可疑的东西。许剑松口气,发觉这其实正是他盼望的结果,他心里的那具天平又荡回去不少。老吕头很遗憾,似乎没找到失物是他的责任,说:

“要不,把车上的垃圾倒出来再扒一遍?许医生没关系的,再扒一遍也用不了半个时辰。”

许剑忙说不用了,可能是我记错了,也就是几十块钱,算了算了,我还要锻炼呢。

他同老吕告别,绕一个圈跑回家,宋晴已经把牛奶和馒头摆到餐桌上了。

公安局在厂保卫科设了临时办公室,每天忙着传唤证人询问,作笔录。这桩命案像是自杀,但有明显的疑点,听说仝局长专门听过案情汇报。尸检所对死者做了解剖,验尸结果没有公开,但许剑估计没发现问题,否则公安们不会这么波澜不惊。公安对小曼申请了监视居住。小曼一直足不出户,被两个女警保护着,或者说是软禁着,买菜买油这类杂事都是女警在干。两位女警都很年轻,也许是职业习惯,也许是同这儿的人生疏,她们进进出出都面无表情,不大同凡人搭话,在特车厂这个社交群体中显得“格涩”。

自从许剑在心理上为小曼脱罪后――当然他的脱罪过于草率,免不了一厢情愿的成份――他对小曼的担忧和怀念就不可抑制。她这些天受着怎样的煎熬?面对着两个机器人一样的女警,她受到怎样的心理压力?她的精神是否濒于崩溃?

不知道。

许剑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咫尺天涯”。

中午,宋晴做饭时,他仍然点上一枝烟,到阳台上去,悄悄观察对面的动静。仍能在小曼的客厅或厨房的窗户里看到她的身影,不过现在衣着整齐,不再是过去的三点式了。他想这个细节也有象征意义吧:小曼飞扬佻脱的个性已经被外在力量紧紧地束缚住了。

有时,那边的她也抬头向这边望,两双目光穿透两层玻璃在空中对撞。这样的精神交流只能使许剑的心里越来越沉重,想来她也一样。

许剑生来不是做间谍的材料,无法做到喜怒内敛,从阳台上回屋后,常常不能完全走出忧思。连戈戈都注意到了,说爸你这几天老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是不是被死人吓的?戈戈说这话时许剑看看宋晴,她对儿子的话似乎没有反应,继续忙着家务。但许剑知道这是假象,她这些天已经非常敏感了,所以她的平静显得更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