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盖娅之阳(第4/6页)
此时,他心中又出现了苏拉・诺微的影像。她不是一名发言者,也不是第二基地分子,甚至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她面色凝重地站在他身旁,在即将上场的压轴戏中,扮演着一名不可或缺的配角。
但他现在还看不清楚其中的细节,还无法预料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02
“只不过一次跃迁,”崔维兹喃喃地说,“它就遥遥在望了。”
“盖娅吗?”裴洛拉特一面问,一面抬头望向崔维兹身前的屏幕。
“盖娅的太阳。”崔维兹说,“为了避免混淆,你可以称它为‘盖娅之阳’。有些时候,银河地理学家会这么做的。”
“那么盖娅又在哪里呢?或者我们应该称它为‘盖娅行星’?”
“那颗行星称为盖娅就行了。然而,我们还无法看见盖娅。行星不像恒星那么容易观察,而且我们距离盖娅之阳还有一百微秒差距。请注意它只是一颗恒星,虽然相当明亮,但我们的距离仍旧太远,所以它看起来还不是圆盘状。可是不要直接瞪着它,詹诺夫,它的亮度还是足以损伤视网膜。等我作完观测之后,我会插进一片滤光镜,那时你爱怎么瞪着它都可以。”
“如果换算成神话学家懂得的单位,一百微秒差距等于多少呢,葛兰?”
“等于三十亿公里,大约是端点星距离端点之阳的二十倍。这么讲有点帮助吗?”
“帮助可大了。但我们不应该再凑近一点吗?”
“不行!”崔维兹抬起头,露出惊讶的表情,“现在还不可以。我们既然听说了有关盖娅的传闻,为何还要冒失?有胆量并不等于疯狂,让我们先来观察一番。”
“观察什么,葛兰?是你说的,我们还看不到盖娅。”
“肉眼当然还看不到。可是我们有望远显像仪,还有一台杰出的电脑,可以进行高速分析。我们当然可以先来研究盖娅之阳,或许还能再作些其他观测。放轻松吧,詹诺夫。”他伸出手来拍拍对方的肩膀,像个长辈一样。
顿了一下之后,崔维兹又说:“盖娅之阳应该没有伴星,即使有,那颗伴星也非常遥远,远超过我们目前和它的距离。而且它顶多是红矮星,这表示我们根本不必顾虑。盖娅之阳是一颗G4型恒星,代表它的行星很有可能适宜住人,这是个好现象。假使它的光谱型是A型或M型,我们现在就该向后转,没有必要再前进了。”
裴洛拉特说:“也许我只是个神话学家,但我想请问,难道我们不能在赛协尔上,测量出盖娅之阳的光谱型吗?”
“当然可以,而且做过了,詹诺夫,但在近距离再做一次又有何妨。盖娅之阳拥有一个行星系,这点并不令人惊讶。目前可以看到两颗气态巨星,其中一颗又大又亮,除非电脑对距离的估计错误。在这颗恒星的另一侧,很可能还有一颗类似的行星,可是不容易侦测到,因为我们刚好相当接近行星轨道面,这纯粹是巧合。我还无法发现内围有些什么,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样很糟吗?”
“并不尽然,我早就料到了。适宜住人的行星都是由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比气态巨星要小很多,而且都极为接近恒星,否则不可能有足够的温度。上述这两个条件,都使我们难以在这么远就观测到。这就代表说,若想探测盖娅之阳周围四微秒差距的区域,我们必须移到相当近的距离。”
“我准备好了。”
“我还没有,我们明天才要进行另一次跃迁。”
“为何等到明天?”
“有何不可?我们缓上一天,一来让他们出来抓我们,二来如果我们侦察到他们的踪迹,发现情况不妙,也许还能溜之大吉。”
03
第二天,崔维兹一丝不苟地指挥电脑工作,要它计算出数种前进航线,再试着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整个过程缓慢而谨慎。由于缺乏精确数据,他只能凭借直觉行事,可惜直觉未能提供任何帮助。他时常体会到的“自信”,这回始终未曾出现。
最后,他终于将跃迁指令注入电脑,太空艇随即远离行星轨道面。
“这样我们就能有较佳的整体视野。”他说,“因为不论那些行星在轨道的哪一部分,我们都能取得它们和盖娅之阳的最大视距。而他们——不论他们是何方神圣——也许不会对轨道面以外的区域侦察得太仔细,至少我希望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