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临战准备(第3/7页)
“然后……您瞧,我和您身高相仿,体型方面的差异也可以通过衬垫和宽松的衣物来消除。真正的花招是要让我们两个的面孔、头发和姿势一模一样。为了造成您一直在公众面前露面的假象,我们将为您配一名替身,换句话讲就是诱饵。您将藏身于一座核掩体内被严密封锁的房间里,那里设有闭合式循环空气补给系统,头顶上部署着半个突击师——不然,如果您愿意,也可以扮作来宾登上一艘联合国的外交游艇,处于地球主权的保护范围内,有两艘来自新德累斯顿海军的星际巡洋舰在一旁守护。一切都由您来决定。只要那些导弹仍朝这个方向飞来,新德累斯顿也希望您能一直活着。而我则要垂下钓饵,专等有人上钩。我不会躲在远处放长线,而是就近亲自守在水边,以便能一网捞住大鱼。”
埃尔斯佩思看着她,脸上现出一副近乎敬畏的表情——或者说,是那种与打算自杀的白痴打交道时才会有的神色。“他们付您多少钱干这种工作?”她问道,“我以前听说过不少逞匹夫之勇的鲁莽行径,但主角都是最疯狂的——”她摇了摇头。
“我做这件事并不是为了钱。”瑞秋低声咕哝道。职责所在,稍有差池,近十亿人就会丧命。她瞟了一眼广场。“我大约十年前来过这里。您可曾抽空去博物馆逛过?”
“哦,我去过帝国和平博物馆和司法部的人民宫。”埃尔斯佩思答道,“让我印象颇深。”她敲了敲手上一只宽大的图章戒指,上面的蓝宝石闪动着光芒。“这里的人拥有一段极不寻常的历史——您若是问我,我得说那要比一颗星球应该拥有的历史复杂得多。”她用沉思般的目光盯着瑞秋:“您知道吗?他们经历的世界大战也比老地球多得多。”
“我约略知道一些。”瑞秋平淡地答道。多年前,在她第一次来到此地的路上,曾囫囵吞枣般地研读了三千页的本地历史资料。“如今那些博物馆怎么样了?”
“规模相当大。哦,这个月有一次内容极丰富的地区丧葬服装展,属于那种十年一次的大型展览,现在正在举办期间。”埃尔斯佩思把语调放得更慢,若有所思地继续说,“还有整整一座展馆,展示着东方皇帝历次征服的丰功伟绩:他在一系列征战中击败了南方的几个仇敌,对剩下的那些拥有丰饶之角的独立工业小国实行严酷的统治。相当吸引人。”
“我猜,展览中肯定没提到大片大片的坟墓。”瑞秋说。
“没有。”埃尔斯佩思摇摇头,“也没提到北特兰西瓦尼亚地图上的那些无人区。”
“哦。”瑞秋点点头,“他们还没有抽出时间面对那段历史?”
“随着生命的延续,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健忘。当犯罪者仍在政府中唱主角的时候,要想让他们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行。”埃尔斯佩思喝干杯中的饮料,然后把脸转到一旁。“您当时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她低声问。
“受战争罪行委员会的派遣。拜托,我真不想谈那件事。”瑞秋喝完了自己的饮料,“我最好现在回大使馆,开始做准备。”她注意到了埃尔斯佩思的表情。“抱歉,但我们应该尽快开始。要想落实这项计划,还真要花些时间。我想,我去不成博物馆了。”
一时之间,瑞秋痛苦地感到自己真是老了:她能感觉到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如果没有学会一次又一次地忘记痛苦,没有任何人类能像她这样坚持着活到现在。她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隔三十年就重新开始一次新的生命,强迫自己养成新的习惯、培养新的性情、结识新的朋友,但即便如此,她内心中仍保留着不变的个性:每当遇到近百年前在北特兰西瓦尼亚犯下罪行的那类人,她心里的狂怒便会迸射出明亮的火花。瑞秋现在又有了一种怪癖:她近来发现,博物馆让她觉得不舒服。看到博物馆将恐怖和暴行伪装成历史进行描述,她就会有作呕之感——而当那些恐怖和暴行正是她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时,这种感觉尤其严重。更糟糕的是,那些人还油腔滑调地推出种种借口,并拒绝面对事实。
“我可以——”埃尔斯佩思摇摇头,“您可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简单,您有很多事情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