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之将亡,遍地舰娘(中)(第2/5页)
“……悲剧不应当重演,红色的铁幕已经降下,欧洲大陆处在漫漫的黑夜之中。在漫漫的长夜中,唯有屹立于新大陆的美利坚合众国,还象暴风雨之中的灯塔一般,在这漫漫长夜中散发着光明与希望。”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如果拒绝、忽视、或浪费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美国的能力加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的。”
……
听着广播电台里,丘吉尔首相在演讲中对“美英联合,共抗赤俄,光复欧洲”的畅想,特鲁克岛日本海军神社的茶室中,某位捧着满满一陶碗特等红星伏特加的黑发丽人,不由得在嘴边绽开出一缕嘲讽的微笑。
——这是一位相当漂亮的美人,拥有一张线条优美的鹅蛋脸,一头柔顺的漆黑长发,以及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仿佛是雕刻出来的一般,肤色像北欧人一样白得仿佛奶油,肤质却犹如东亚女性般滑嫩得宛如丝缎,可以说是兼具了东方佳丽和西方美人的优点,让人看了就舍不得移开目光。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啊……时间似乎提前了呢!真是的,为什么就不肯乖乖趴下认输呢?”
黑发丽人低声地嘀咕着,同时低头看着摊开在榻榻米上的世界地图,“……哎,约翰牛的骨头也实在是太硬了吧!我都已经这么死命折腾了,连核弹都丢上去了,居然还妄想保住世界霸权!真是疯了!”
——从这张地图上来看,战前遍布全球的英联邦殖民帝国,如今的情形真是处处惨不忍睹。
印度这颗“大英女皇王冠上最珍贵的钻石”,已经差不多只剩了德里一座孤城,而且连个港口都没有,想要送援兵和物资过去都不可能。无论韦维尔总督再怎么神通广大,也支撑不了多少时间。除非尼赫鲁和甘地这两个态度明显不够坚决的伪革命者,突然转而和英国殖民者合作……但这差不多就等于是政治自杀了。
澳大利亚除了东南角落的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岛,基本都已经易手了。而且,负责澳洲攻略的日本陆军也不知是出于天生的残暴,还是为了给自己民族清理和扩大生存空间,始终在用各种极端凶残和血腥的手段,不断屠杀甚至是虐杀着白人移民,光是万人坑就已经搞出了几十个,整个澳洲的人种属性已经有了变化。
新西兰成为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之间的格斗擂台,几座港口城市都在炮击和轰炸中化为了灰烬,沿海地区的工农业和畜牧业几乎濒临崩溃,而内陆地区还是毛利人土著在当家:二战前后的新西兰,开发程度还远不如后世那么高,相当一部分地区依然保持着蛮荒本色,只有探险家偶尔光顾。
南非虽然远离战火,却是一群反骨仔在当家,就跟当年北美十三州似的,面对国难当头,非但不肯献出身家性命来报效国家,反而在非洲不停地挖着大英帝国的墙角,心心念念要建立自己的“非洲大帝国”。
加拿大表面上还算是英王的领地,但实际上早已成了白宫的禁脔。能出钱出兵支援不列颠的战事,主要是看在英语民族的团结和美国的支持上,可是真要对方把老底儿都拿出来孝敬主子,就千万别做白日梦了。
眼下真正还能让英国殖民者予取予求、肆意聚敛的地盘,就只剩了北非、埃及、两河流域和从法国手上抢来的叙利亚殖民地。虽然远不如印度和南非的油水丰厚,但饥不择食的英国人也只能对这片土地上的阿拉伯人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那片地方几乎每年都在饿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