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钢铁雄心:旭日帝国(上)(第4/5页)

接下来,山本五十六走出大门,坐上汽车,然后就听到司机的询问:“……阁下,现在是要回家吗?”

“……好的……呃,不,等一下,还是先去日比谷公园看看吧!好久没看过东京的红叶了……”

……

与此同时,在海军军令部长的办公室窗口,铃木贯太郎大将默默地望着山本五十六元帅的座车绝尘而去,脸色似乎有些阴晴不定。而站在他身边的一位心腹见状,赶紧趁机附耳说道,“……部长阁下,根据最近从特高课传来的情报,山本元帅和他身边的人跟苏联方面似乎有一些秘密联系,证据是……”

“……不用多费心思了!本官还知道某些人跟美国有着私下里的秘密联系呢!那又如何?”

铃木贯太郎不以为然地转身坐下,“……你又不是不知道皇国如今是个什么情形!西方的盟友德国和意大利,在今年已经战败灭国。只剩下我们与全世界为敌。所以皇国眼下的形势,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山本君能够跟苏联搭上关系,保持一条斡旋沟通的渠道,也不失为一桩好事。就连天皇陛下对此也是隐约知道一点的,并且乐观其成……”

他一边训斥着不懂事的心腹,一边看着墙上的“大东亚共荣圈”地图,眉头紧锁。

虽然大本营在宣传上,整天都在吹嘘着什么“皇军宇内无敌”云云,但实际上,这场“大东亚战争”能够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远远超出了战前整个海军最乐观的预料,堪称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很多人根据偷袭珍珠港的成功,以为日本海军对美作战应该是蓄谋已久,厚积薄发。但实际上,日本海军高层的圈内人都知道,那根本就是被形势逼上梁山、狗急跳墙,事前全军上下真是半点信心也无,只不过最后侥幸得手了而已——之前那些年头里,所谓把美国海军作为第一假想敌什么的,根本就是骗军费的噱头而已。等到真正决定要不要跟美国开战的时候,整个日本海军上下当真是人人心头打鼓,腿脚发软。

可问题是,不跟美英开战,就不能夺取南洋的石油,不夺取南洋的石油,“支那战场”就要崩掉。虽然这种为了维持战争而必须扩大战争,因为打不倒一个对手而必须去招惹更强的对手开群嘲的事情,让海军上下真的很想骂娘,无奈陆军已经在“支那战场”损失了数十万人,彻底打红了眼,根本不可能轻易撤退。如果海军铁了心地不支持对美开战,陆军和那些右翼团体可能会因此发动兵变夺权,海军根本无法抗衡。

——二战时代的日本黑龙会之类“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可不是战后日本那种要靠朝鲜人穿军装当打手的爆笑团伙,而是真的拿着刀子就敢上街砍人的正牌杀人狂“热血志士”……

按照当时日本海军高层的内部评估,如果事态当真如此发展,那么在数月之内海军就会被陆军镇压,其结果依然是对美开战,只不过这时候海军彻底丧失自主性,完全成了陆军的附庸而已——这还是好的,而海军的很多头头脑脑们,到时候说不定还会被那些激进的陆军马鹿当成奸贼给天诛了。

结果,即使明知道对美开战是个大坑,但海军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往坑里跳。

接下来,随着“万岁!万岁!”的口号和飞扬的太阳旗,日本帝国的兵锋一路杀到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创下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空前伟业。面对着这么伟大的胜利,大本营的气焰万长是理所当然的,在一些公共场合发表一些乐观言论也是理所当然的,偶尔夸口说要打到伦敦活捉丘吉尔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认真地解答: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日本海军,不,日本帝国的真实战略目标究竟是什么?

正确的答案居然是:不知道!

按照常理来说,任何一场战争在发动的时候都应该有个目标,比如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英国统治,中国抗日战争是为了恢复合法版图。封建时代的很多战争则是围绕着皇位或王位——能不能实现目标暂且不提,总归得要有个明确的努力方向,然后大家才好围绕着这个方向出谋划策,跟敌人斗智斗勇。